在合同的草拟与签订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外包后责任的界定。物业管理企业将自己的专项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服务供应商后,并不能免除自己根据原物业管理合同对业主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受委托的供应商的服务达不到原物业管理合同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则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对业主承担违约责任。特别要强调,在合同或协议中应约定,务供应商提供的务质量和水平,不得低于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对相关务质量和要求的约定;同时还要约定务供应商达不到服务质量和要求时的违约责任。其次,就是对专项业务委托合同或协议期限的确定。这里要强调的是行业内多数企业的普遍通行做法,不一定就是正确、有效的做法。由于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长期性、稳定性特点,外包合同或协议的签订不一定局限在年度或年度的整数倍。
第四, 会议确定会议确定建设方、物业、施工方等相关部门对查验结果终签字人。签字人确定不了,互相推诿,半途而废。
以上4项工作,缺一不可,不然,承接查验工作将无法顺利完成。这也验证了小物业公司稀里糊涂的接管,为以的运行后埋下了伏笔。
承接查验工作完成后,各对所有查验的未整改的遗留问题进行汇总,提供施工方,要求施工方提供遗留问题整改计划,整改计划由建设方、物业确认同意后,由物业工程师按照计划督促整改。
收并购市场上,也发生明显改变,以往大型企业吞并小型企业是资本流动的主流,但近期大型企业对中小型企业的并购亦逐渐成为市场常态。2021年上半年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的收并购事件达到4起,更出现了“大鱼吃大鱼”的局面。同时,企业的并购亦并不局限在规模化竞争之上,还延伸至产业链与新价值空间之中,比如卫生保洁、市政、康养文旅等方面,丰富了客户体验的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增量营收空间,预计未来基础物业服务收入占比下降是必然趋势。总体来看,物业服务企业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布局,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头部企业依托资本实力、品牌度等优势,推动行业集约化发展,未来行业的马太效应势必进一步加剧。